Construction machinery leasing
桥梁检测车出租 · 路桥检测车租赁
租赁服务热线:
华南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电话:180-7630-4895
网址:http://qiaojianchezl.com
12月12日上午,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项目完工仪式举行,青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又一重点项目成果落地。工程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经过31个月紧张施工,顺利提前建成完工,具备通车条件。下一步将视中北通道胶州段建设情况适时开放通行。
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和市交通运输局、胶州市政府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是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的先行实施段,位于胶州市胶东街道,建设单位为青岛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桥梁全长3.4公里,概算投资18.8亿元,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标准宽度57米,最大宽度68.5米,双向十车道,是目前国内最宽的单体公路桥梁,国道204和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在此汇合共线跨越大沽河。
近年来,随着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区域交通承载量需求激增,原大沽河桥已不能满足高效通行的需求,新建大沽河特大桥高架跨越多条地面道路,与旧桥通行相比,通行减少5个红绿灯,通行速度由原来40-60km/h直接提升到80-100km/h,大幅提升胶东国际机场周边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天候通行保障能力。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市公路中心及建设者们凝心聚力,勇于突破,形成了四项特色创新。
创新党建和业务融合新模式。市公路中心坚持“公路修建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项目开工后,联合代建、设计、监理、施工、第三方检测等各参建单位成立工地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增强各参建单位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工地现场临时党支部,各参建单位由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合同约束关系,转换为由党建引领的思想统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组织关系,对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创新项目施工管理新方法。项目坚持创新优先,在科技创新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勇于突破,取得丰硕成果。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山东省省部级工法1项,青岛市市级工法3项、科学技术奖1项,荣获科技建造示范工程。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多次莅临现场座谈授课,服务企业提升质量;开展“工匠日”“质量月”等专题活动,聚力打造精品工程。积极开展平安工地建设,全体参建人员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规、条例,2021年、2022年连续获评青岛市“平安工地”示范工程,2022年获得山东省“平安工地省级示范工程”。
创新应用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项目通过BIM技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实现各阶段多元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及有效传递,构建架构开放、核心要素齐全的数字桥梁,打造省内BIM技术应用样板工程。设计阶段以数字化的设计手段,多专业协同设计,采用参数化的方式进行BIM正向设计,形成了全桥的BIM模型,从设计流程中避免错、漏、碰、缺等问题,三维设计图纸中涵盖了桥梁各部位技术参数和建筑材料等关键信息,两者结合辅助设计方案讨论和决策。建设阶段基于BIM模型搭建管理平台,提出并运用“BIM+工作法”,综合把控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等各项工作,实现项目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未来的养护阶段将通过“数字化交付”的方式,继承设计及施工阶段的全部数据成果,基于三维模型进行构件信息标识、准确掌握各类信息,为养护决策提供辅助,进一步提升青岛公路数字化管理水平。项目先后荣获BIM类示范工程、“龙图杯第十一届全国BIM大赛三等奖”、“市政杯BIM应用技能大赛优秀成果奖”。
创新打造智能公路基础设施。按照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整体规划部署,项目深度贯彻“新基建”理念,将以“全路段感知、全天候通行、全过程管控”为定位,接续实施智慧公路设施建设,打造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大沽河特大桥设计的智慧公路设施主要有交通事件极速感知系统、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和道路凝冰自动化处置系统。交通事件极速感知系统通过遍布全桥的视频事件感知器,实现对桥梁重点路段交通事件的感知覆盖,便于公路管理部门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对公路气象站数据、路面状况数据、设备信息采集数据等多元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分析,能第一时间通过屏幕发布气象提醒,道路运行状况等信息,保障道路全天候安全有序地运行;道路凝冰自动化处置系统在冬季雨雪天气时与气象预警配合,快速应对冰雪冻雨等恶劣气象灾害,避免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实现“大雪好清除,小雪无残留”。相比于人工清扫更高效、反应更及时,真正意义上实现雨雪天气的全天候安全运行。
国道204大沽河特大桥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大沽河区域骨架路网,优化胶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集疏运体系。随着与之相连的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胶州段、城阳段等陆续完工,届时将有力完善青岛市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支撑和引导青岛市新的城市空间塑造,进一步增强青岛市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